徐正源的续约难度有多大?球迷也别总骂,先了解情况再评论_薪资_蓉城_总支出
多家媒体报道显示,蓉城足球俱乐部与徐正源教练团队的续约谈判仍在进行中。尽管外界普遍质疑俱乐部迟迟未能敲定续约事宜,但实际情况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
根据徐正源与前管理团队签署的合同细则,其中明确规定1"获得亚冠资格将自动触发三年续约条款1"。本赛季蓉城队以中超季军身份锁定亚冠附加赛席位,但新任管理层对此条款的解读出现分歧,认为附加赛资格不应等同于正式亚冠资格。这一争议直接关系到高达2.4亿元人民币的潜在薪资负担——若按原合同执行,徐正源团队的年薪将从现有的4000万元翻倍,三年总支出将突破多数中超俱乐部的承受能力。
中超联赛现行的财务监管政策为这一困局提供了背景注解。根据2021年起实施的薪资帽政策,俱乐部年度总支出上限为6亿元,其中外援薪酬总额不得超过1000万欧元(约7800万元人民币),国内球员顶薪为税前500万元。在实际运营中,各俱乐部的投入呈现明显梯度:
头部俱乐部如山东泰山等,年度预算维持在3-5亿元区间,薪资总额约1.6亿元;中游球队如武汉三镇等控制在1.5-2亿元;保级球队则普遍将预算压缩至8000万-1.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徐正源团队当前4000万元的年薪已属中超教练薪资的顶尖水平,远超崔康熙(2000万元)、斯卢茨基(200万美元)等名帅。
横向对比更凸显这一薪资的夸张程度:韩国K联赛薪资最高的蔚山HD俱乐部,全队年薪支出仅1.04亿元人民币。若执行原合同,蓉城仅教练团队三年支出就将达到2.4亿元,这对其全年约4亿元的总预算构成巨大压力。
目前双方僵持的焦点在于:徐正源坚持按合同条款执行,而俱乐部则希望重新协商薪资标准。考虑到球队正处于争冠关键期,最可能的解决方案或是双方各退一步,在降薪30?0%的基础上达成续约。若谈判破裂,不仅会影响球队竞技状态,更可能让蓉城的冠军梦想化为泡影。这一困局折射出中超俱乐部在竞技追求与财务可持续性之间的艰难平衡。
